擼起袖子加油干 齊步共圓小康夢
|
||
|
||
|
||
|
||
|
||
|
||
|
◎文/徐報融媒記者 秦建莉 李曉航 魏寧 鄔政
圖/徐報融媒記者 徐劍 齊浩
1月15日,省人大代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在參加徐州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圍繞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正站在群眾立場思考問題,在鞏固脫貧成果,實現穩定脫貧的同時,進一步做好以公共服務為重點的民生工作,加快建設民生幸福、真正體現高水平高品質全面小康的區域中心城市。
江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蘇北。如何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中貢獻徐州力量?參加省“兩會”的徐州代表委員滿懷激情、信心滿滿。
著手做好產業發展的文章
張衍剛
省人大代表 銅山區三堡街道潘樓村黨總支書記
近年來我們堅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编l村振興二十字方針來貫徹執行,鄉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發展成效有目共睹,廣大農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與日俱增。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農村是小康社會必不可少的一環。作為蘇北農村的基層代表,我非常關注省市兩級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方面的內容??上驳氖?,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關注農村發展,鄉村振興工作在報告中所占比重非常高。要把美麗鄉村建設推向深入,把鄉村振興戰略執行得更好,需要建立長效推進機制,沿著政策方向、按照百姓需求,一步一步實施好。特別是“產業興旺”這方面是普遍短板。我將把這次大會的精神傳達好、學習好、落實好,著手做好產業發展的文章,真正取得百姓需要、社會滿意的實效。
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柳雅訓
省人大代表 邳州市陳樓鎮院許村黨總支書記
院許村是個近5000人的大村,由4個自然村組成,前幾年將全村1600畝土地進行流轉,種植日本油栗,把村民從繁重而低效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同時對全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進行調查摸底、分析,把全村最困難、情況最特殊的農戶作為重點幫扶對象。為盡快實現脫貧,我們創新建立利益互惠機制,實行“租賃+分紅+務工”經營模式,村內貧困戶每年可有三筆收入,土地流轉費是第一筆收入,農業基礎設施作為股份入股到農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按股分紅是第二筆收入,到油栗園務工是第三筆收入。通過這種經營模式,一些貧困戶家庭收入大幅提升。作為基層黨支部書記,我們將以鄉村振興為指引抓好各項工作,特別是產業、生態振興,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切實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同時結合邳州公共空間治理,以“黨建+”為引領,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努力實現“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
高水平高質量齊步奔小康
寧道龍
省人大代表 沛縣大屯街道安莊社區黨支部書記
安莊位于微山湖西畔,這些年來,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公共空間治理,啟動新村建設、老村改造,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去年總投入2640萬元,實施十二大重點工程,對規劃節點和景觀界面進行重點打造,建設了鄉村大舞臺,舉辦了“安莊漁村民俗廟會”,不僅全新提升了村體形象,而且活躍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自2017年開始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既興了產業、美了顏值,也讓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祥和。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安莊也將大力培育村級產業,努力實現產業興村。利用安莊獨特的漁民文化等優勢,在景觀營造、鄉村建設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希望省委、省政府繼續加大對蘇北地區的支持、扶持力度,對欠發達地區的鄉村振興給予更多的關注,出臺更優惠的政策,帶領全省高水平、高質量齊步圓夢小康。
讓更多百姓感受文化惠民的實惠
王寶紅
省人大代表 沛縣文化館館長
高水平全面小康,不僅要富群眾“口袋”,還要富群眾“腦袋”。這些年來,在徐州廣大農村,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各類文化陣地越來越多,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富足。但對比全面小康的要求,還存在許多短板和不足。立足于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著力強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軟硬件建設,作為基層文化系統代表很受振奮。公共文化服務離不開公共文化設施,這是百姓的“精神棲息地”,希望省市及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推進文化惠民,讓百姓享受更多的“精神福利”。作為基層文化工作者,我們將切實承擔好“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生產出更好更優質更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把惠民文化工作做實做強,讓更多的百姓感受到文化惠民的實惠。
為美麗鄉村建設培養人才
徐長征
省人大代表 新沂市第三中學副校長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并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奮。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提出了明確要求,尤其是勞動教育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學校應該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開發他們的勞動能力和責任感,讓學生能夠在學校里獲得一些基本的勞動經驗和技能,讓孩子們養成熱愛勞動、關愛勞動、回饋社會的良好品質。希望全社會都能提高對勞動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的認識,在勞動教育的培育目標、實施途徑、資源整合、隊伍建設等方面實施系統、有力的行動,培養出徳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特別是將來能夠回到農村,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成為美麗鄉村建設者的人才。
挖掘整理徐州鄉村傳統文化
汪云甲
省政協委員
中國礦業大學國土環境與災害監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
鄉村文化資源保存著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脈。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是要維護好國家、民族永續發展的根脈。為此,充分發揮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功能,十分重要。我省是最早提出鎮村文化服務中心達標工程的省份,農村文化工作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希望徐州下一步可以挖掘整理鄉村傳統文化,精準保護鄉村文化遺產。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契機,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工作和跨地區綜合發展工作。利用鄉村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平臺,做好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工作。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性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傳統文化的產業化。
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要凸顯鄉村實際
馬慧敏
省政協委員 徐州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副院長
蘇北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與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的增加,與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密切相關。把徐州市農民集中居住地建設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集中居住主要存在搬遷投入過高、居住區設計忽略農村生產生活需求、傳統村落文化的流失等問題。建議下一步要制定合理安置、補償政策,在集中居住所置換出來的土地的價值上做文章,置換的費用適當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增加農民遷居補貼;在集中居住區的規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村落的歷史文化傳承,明確規劃保護對象,將傳統村落資源開發、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的主要指標納入鄉村集中居住區的建設中;在進行鄉村集中居住規劃時,要從鄉村的特點出發,設計符合農民生活生產要求的建筑,營造宜居宜業的空間。
新聞爆料:0516-82345678 商務合作:0516-85792397 13775881757
版權聲明: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彭城晚報、都市晨報、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保護,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如擅自轉載、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
小草莓大經濟
要聞 / 時間:2021.03.04
……
-
以高品質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
要聞 / 時間:2021.03.03
??2月26日,我市高規格召開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樣板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大會,會上印發了《徐州市打造全國營商環境樣板城市三……
-
書香徐州 悅讀彭城
要聞 / 時間:2021.03.03
……
-
十里杏花 美如詩境
要聞 / 時間:2021.03.03
……
-
弘揚好人文化 共筑大愛之城
要聞 / 時間:2021.03.02
3月1日下午,徐州“好人園”2021年塑像入園儀式舉行,謳歌時代楷模、禮贊凡人善舉、弘揚人間大愛,激勵全市上下學習好人、……